江苏快三号码推荐
新闻动态 你的位置:江苏快三号码推荐 > 新闻动态 > 三峡大坝造价高达2500亿!如今17年过去了,国家是亏了还是赚了?

三峡大坝造价高达2500亿!如今17年过去了,国家是亏了还是赚了?

发布日期:2025-04-13 16:40    点击次数:127

民国那会儿,孙中山先生就计划在三峡修个巨型水坝,可惜那时候国家太穷,根本搞不起这么大的工程。

新中国成立后,毛主席在长江游泳时即兴创作了《水调歌头·游泳》,其中"截断巫山云雨,高峡出平湖"的诗句,表达了在三峡修建大坝的构想。这个宏伟设想随后被列入国家计划,经过几十年的反复研究讨论,最终在1994年获得批准,三峡工程正式破土动工。

2006年5月这座巨型水电站终于建成,国家集中力量投入了2500亿元资金。现在17年过去了,大家最关心的是:这笔巨额投资到底值不值?有没有收回成本?

乍一看建这个大坝花了2500亿,有人觉得这笔钱花得不值。他们认为与其砸这么多钱建坝,不如拿去帮穷人脱贫,或者搞搞当地经济。也有人建议投到房地产、高科技这些来钱快的行业,毕竟这些投资回报更直接。

投资要看得远,不能只顾眼前利益。举个例子,这个大坝一台发电机每小时能发70万度电,如果所有机器都开足马力,一天最多能发54亿度电,够一个四线城市用一整年了。

这座发电站的发电能力特别强,总功率达到2250万千瓦,每年能发1100多亿度电。这么大的发电量,差不多够一个超大城市全年的用电了。光这一个发电站发的电,就基本能满足上海这样的大城市一整年的用电需要。

这座大坝投入使用17年来,累计发电量突破16万亿度,给国家创造了近4000亿的财政收入,不仅收回了成本,还赚了不少钱。

三峡大坝不光能防洪、发电和蓄水,还带动了周边旅游经济。光是参观大坝这一项,每年就能带来6个亿左右的旅游收入。

如果把住宿、酒店、餐饮、交通这些行业都算作旅游相关产业,它们加起来的年收入有将近20个亿。这笔钱不仅给当地经济注入了活力,还创造了不少就业机会,对地方发展帮助很大。

我国研发的特高压输电技术,能把三峡水电站发的电快速送到华东、华中这些工厂多的地区,让当地工厂有足够的电力可用。

三峡大坝建成后带来了明显的经济好处,最直接的就是让长江上游的水位涨高了很多,现在连万吨级的大货轮都能开到重庆了。

三峡大坝建成前,重庆和万州这些地方每年走水路运的货物还不到1000万吨。大坝蓄水后,连载重上万吨的大货船都能轻松开到重庆。仅仅十年时间,经过三峡的货物运输量就超过了3亿吨。这对带动内陆地区的经济发展,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和政治价值。

三峡大坝作为全球数一数二的水利工程,不仅因为它的巨大规模和超强发电能力出名,更关键的是它在防洪抗灾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。

长江和黄河就像哺育我们的母亲,但长江流域的地理和气候条件比较特殊。如果遇到特大暴雨,这种几十年都难得一见的强降雨,很容易给下游带来严重灾害,尤其是洞庭湖和鄱阳湖周边地区受灾风险最大。

1998年长江那场特大洪水特别严重,受灾群众超过一亿人,直接经济损失达到千亿级别,给整个流域带来了巨大灾难。

三峡大坝建成后,这种洪水泛滥的情况就再也没发生过,长江中下游的老百姓再也不用担心被洪水祸害。这全靠大坝的超强蓄水能力,最多能存下393亿立方米的水。

遇到特大洪水时,如果以每小时7200万立方米的速度持续抽水33天,就能储存相当于16个西湖的水量,有效缓解下游地区的洪水威胁。

这个水利工程不仅能有效防洪,在抗旱方面也帮了大忙。2022年夏天,由于副热带高压持续控制,我国南方遭遇罕见干旱,特别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旱情最为严峻。

水利部数据显示,长江中下游部分地区连续50多天没下雨,这种情况非常少见。由于长期不下雨,这些地方旱情严重,给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都造成了很大困难。

鄱阳湖水位创下新低,为应对长江流域旱情,三峡水库多次开闸泄洪,总共向下游补水约357亿立方米,有力保障了下游农田灌溉需求,让1385万农村居民用上了放心水。

三峡大坝肯定不会把水库里的水全放光,必须保留足够的水用来发电。只有等上游下雨、水库水位涨到一定高度后,才会开始泄洪。所以放水都是按照严格标准来操作的。

三峡大坝建成以来一直发挥着巨大作用,但有个关键贡献常被忽略——它有力推动了中国在科技创新和环境保护方面的进步。

三峡大坝是从90年代中开始修建的,花了十几年才完全建好,圆了全国人民多年来的梦想。

这个发电站项目总投资达到2500亿元,放在今天看仍然是个天文数字。它不光是用来发电的,更重要的是带动了国家经济结构升级,还为开发清洁能源开辟了新路子。

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日益严重,各国都在大力推广清洁能源。这个大型项目运行17年来,已经累计生产了16万亿度绿色电力,相当于节省了48亿吨煤炭,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32亿吨。

这一举措显著提升了国内的空气品质,同时推动电力结构转型升级,从过去主要依赖燃煤发电,逐步转向水力、风力等绿色能源,为我国构建更环保、低碳、高效的能源供应系统提供了有力支撑。

自2020年起,长江三峡启动了为期10年的全面禁渔措施,通过禁止捕捞作业来加速生态修复进程,这一政策显著改善了当地珍稀动植物的生存状况。

三峡水库这一带平时很少有人来,蓄水量特别大,加上人类活动干扰少,不仅成了稀有鱼类的天然乐园,还吸引了很多鸟类来安家繁殖。现在这里已经发展成全国有名的生态保护区了。

国家为建三峡大坝花了很多钱,但要说这个大工程值不值,光算经济账赚没赚钱,这个看法太简单了。

要全面考虑社会、经济和自然环境等多方面因素来看,三峡大坝在各个方面都做得很好。它既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收益,又有效降低了洪水和干旱灾害的发生,同时还减少了污染气体的排放,对改善空气质量有很大帮助。

三峡大坝发电站总发电量突破16万亿度,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超过132亿吨。中工网2023年7月11日报道。